█ 設計學院AI系列課程執行成果:AI驅動的設計革新
本計畫引導設計學院掌握人工智慧應用的發展趨勢,並整合院內已有研究基礎與實務經驗之教師,組成具協同合作精神之教學與研究團隊,共同推動AI於設計教育之發展。計畫執行期間,團隊成員在教學與實作中持續精進AI相關知能,亦透過此平台進行跨領域對話與教案交流,逐步凝聚共識,並促成設計學院AI發展策略與教學政策之形成。
截至2025年7月,國立聯合大學設計學院已經舉辦八場演講、成功開課五堂AI學期課程、共有530位人次師生參與。
本院AI教學計畫結合各系所專業特色,納入期末專題實作之中,透過學生自主選題方式,聚焦於實際社會議題之解決與創新設計。學生可依其興趣,選擇如校園空間改造、都市更新、交通工具設計等挑戰議題,運用AI輔助工具進行問題分析與設計提案,完成具體成果。
其中,建築學系於期末舉辦之AI設計競賽,由陳上元教授指導學生以「本校二坪校區空間改造」為主題進行創新設計,成果獲評審肯定並榮獲獎項。本設計議題亦為陳教授實際向校方提案之校園改造計畫,展現AI教學與校務發展策略之高度連結。
此外,本院於AI輔助設計教育推動過程中,建立跨系共享之教學檢核點與核心知識架構,使不同系所之課程得以相互參照與整合,形成系統化、實務導向之教學模式。
本作品為設計學院生成式AI設計競賽之獲獎成果,出自工業設計學系,由本院教師親自授課指導。課程中,學生需詳細說明其生成參數之設定邏輯,並進一步闡述如何自大量AI生成圖像中進行選擇與判斷,完成具代表性的設計提案。
學生於報告中條列其設計決策所依據之考量因素,包含構圖完整性、風格一致性、材質表現、功能可行性等面向,展現出系統化的設計分析能力。藉由生成式AI的輔助,學生所呈現之作品在細節表現與整體完成度上,已超越傳統大二課程之水準,充分展現AI工具於設計教育中之應用潛力與深化效果。
本院致力於推動【AI驅動的設計革新流程】,將其系統性導入建築設計教學與實務操作之中,深化學生對於AI應用於建築流程的理解與實踐能力。
於「AI推理的建築 / AI_BIM」教學模組中,由建築學系陳上元教授指導學生林祐霆,運用GRASSHOPPER為核心平台,成功整合SD、RHINO與ARCHICAD等數位工具,建構出一套可持續建模、即時評估與迭代分析的AI輔助設計工作流程。該流程具備高度參數化與模組化特性,展現AI在建築資訊建模(BIM)與生成式設計中的創新潛力,為未來智慧建築設計提供具體實踐案例。
本院推動AI設計教育之進程中,持續探索生成式人工智慧於造型發想與創新設計協作之應用模式。由工業設計學系方裕民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楊雅淳,進行題為「生成式人工智慧設計協作對創新設計發想影響之研究——以互動式仿生燈具為例」之研究,深入剖析生成式AI於早期設計構想階段之影響力與應用價值。
研究成果已於【AI驅動的設計革新@NUU.Design】社群平台公開發表,內容包含生成式AI輔助造型發想之程序說明,以及發想元素與架構之系統化分析,提供後續教學與實務應用之參照。此外,其創作之「藍色潮汐」AI動畫亦同步發布,藉由視覺敘事展現AI創意生成能力,引發廣泛關注與正面迴響。
本院積極推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於跨文化設計領域之應用,由建築學系陳上元教授指導國際碩士生 Punjab King,發表【生成式AI探索巴基斯坦的文化遺產與藝術】之專題創作。
本專題運用Tensor平台,結合預訓練之主模型與LoRA微調模型,深入探索並描繪巴基斯坦豐富多元的文化元素。透過精密提示設計(prompt engineering),學生實驗性地呈現從傳統服飾、市集風貌、村落日常生活至歷史建築等意象,成功捕捉其文化底蘊與生活氛圍,展現生成式AI於文化資產視覺再現上的高度潛力與表現力。
本創作不僅驗證AI於異文化語境中的應用可行性,亦提供未來跨文化設計研究與教學實務可資參考之範例。
建築學系陳上元教授發表專題【AI推理的建築:都市更新與社區營造】,探索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於都市再生議題中的應用,特別聚焦於透過CLIP模型(Contrastive Language-Image Pre-Training)輔助社區溝通與設計參與。
本研究創新性地導入Stable Diffusion 結合CLIP模型(SD-CLIP),預先整理並訓練來自當地居民的常用語彙與偏好意象,建立語意與視覺間的對應關聯。當進行都市更新或建築增改提案時,即可將居民意見轉化為生成式AI的提示(prompt),協助AI生成具文化與情境共感的設計圖像。
針對需調整之都市空間,研究亦設計以白色遮罩標記區域,提示AI在特定空間中生成新設計構想,保留周邊原有語境並進行合理延伸,達成局部創新與整體融合之平衡。
陳教授指出,都市更新常因利益糾葛、意見分歧而進展緩慢,而AI推理技術提供一種跨語言與跨視覺的共識建構工具,能有效降低協調成本,提升社區參與效率,展現生成式AI於都市治理與公民參與中的潛在價值。
本院持續推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於設計教育與研究之應用,由工業設計學系方裕民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楊雅淳,發表碩士論文「生成式人工智慧設計協作對創新設計發想影響之研究——以互動式仿生燈具為例」,針對AI協作對創意構想流程之影響進行深入探討。
研究成果同步於本院設立之社群平台【AI驅動的設計革新@NUU.Design】公開發表,內容涵蓋生成式AI創作流程之操作程序、造型發想之核心元素與構成架構,並建構出具體可行的教學與應用模型,供未來課程與研究參考。
此外,楊同學亦發表以AI生成之實驗動畫作品〈藍色潮汐〉(Blue Tide),透過視覺敘事展現AI於情感轉譯與意象創構方面的潛力,引發社群熱烈關注與討論,展現生成式AI於設計藝術領域跨媒材創作的多元可能性。
本年度各AI相關課程成果皆納入期末總展進行整合性展示,藉以呈現學生學習歷程與設計實踐成效。唯有獲獎作品方能入選「設計學院聯合成果展」,強化展出作品之代表性與典範性。
為進一步推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於設計教育之深化應用,設計學院預計自明(114)年度起,規劃舉辦「設計學院生成式AI聯合總展」,作為跨系整合成果之展示平台,系統性呈現AI技術驅動下之設計教學轉型成果,並促進教學創新經驗之交流與擴散。
本院推動生成式人工智慧設計教育,相關課程成果已於設計學院聯合成果展中公開展示,並對獲獎作品予以頒獎表揚,頒發獎狀及禮券,以鼓勵學生創新實踐。感謝校長及行政團隊的支持,特別是本校於去年加入 TAICA 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,使本院能更廣泛地與全國高校進行資源共享與交流。
我們誠摯邀請校長蒞臨參觀本計畫的執行成果,並見證學生在AI輔助設計領域的突破與創新。展望未來,本院將於明(114)年度舉辦 「設計學院生成式AI聯合總展」,以整合性平台展示跨系課程的創新成果,進一步提升校內外的學術影響力與專業能見度。
我們將努力確保這個計畫為設計教育帶來積極的影響。讓我們共同見證AI如何促進設計教育的發展,為未來培育更多優秀人才。
計畫官網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nuudesignai
#國立聯合大學 #設計學院 #生成式人工智慧 #設計教育 #教育創新 #教育部課程計畫 #AI應用設計 #人才培育 #聯大工設